傳統文化部分常見名詞釋義
有讀者看了本報“文明探源”相關文章,稱對一些傳統文化名詞不是太理解。現將部分常見傳統文化名詞集中釋義,以饗讀者。
【華夏】與【中華】 華夏族的祖先是黃帝族和炎帝族。“華”是黃帝部落名稱,“夏”是炎帝部落名稱。這兩個部落聯盟在戰勝蚩尤后進入中原建立統治,有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。因此我國人民被稱為“華夏兒女”或“炎黃子孫”,我國也稱為“華夏”。漢朝以后,開始出現“中華”的族稱。19世紀末,作為近代民族學術語的“民族”概念傳入中國后,“中華民族”這個民族學詞匯也應運而生。雖然“華”與“中華”及“中華民族”這些族稱之間小有差異,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,即指定居于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。
【赤縣】與【神州】 相傳黃帝領治的土地稱作“神州”,而赤帝統轄的土地稱為“赤縣”。后人將“赤縣”與“神州”合稱“神州赤縣”或“赤縣神州”,皆是指中華大地。正因為如此,xxx詩詞中有“長夜難明赤縣天”、“六億神州盡舜堯”之句。
【中州】與【九州】 中州,即中土、中原。廣義的中州是指黃河流域,有時也是整個中國的代稱。而狹義的中州,則是指河南省一帶,因河南省古時為“豫州”,在“九州”中位于中心位置而得名。古代中國人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域,即所謂的“九州”,分別是:徐州、冀州、兗州、青州、揚州、荊州、梁州、雍州和豫州。“九州”也叫“九囿”,是整個中國的代稱之一。
【九五之尊】 這個詞比較復雜,有多種解釋。
解釋之一:中國古代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,奇數為陽,偶數為陰。陽數中九為xx,五居正中,因而以“九”和“五”象征帝王的xx,稱之為“九五之尊”。
解釋之二:認為“九五”一詞來自《易經》。現流傳下來的《易經》版本據說是周文王所演,因此也稱為《周易》。在《周易》64卦中,首卦為乾卦,乾者象征天,代表帝王的卦象。九,陽爻;五,第五爻。九五是乾卦中xx的爻,言九五陽氣盛至于天,故飛龍在天,猶若圣人有龍德,飛騰而至天位,后因以九五指帝位。
解釋之三:在中國古代,人數大興施教化,定禮數,衍化出“九五”之數——五靈:天地人神鬼;五行:木火土金水;五方:東南中西北;五色:青赤黃白黑;五時:春夏季夏秋冬(季夏也稱長夏,泛指農歷六月,此乃出于理論需要,為與天之五行、人之五臟等相配而構建的龐大的五大系統使然);五谷:稻黍稷麥菽;五味:酸苦甘辛咸;五氣:風熱濕燥寒;五音:角徵宮商雨——所謂“九五”,囊括大千世界,但凡未跳出三界、不在五行中者,皆要受“九五”約束。因此,“九五之尊”者享人皇氣運。
總之,可將“九五之尊”理解為專指“帝王”的歷史俗語。
【三皇五帝】 “皇”的原始意義是神祗,“帝”是指帝王。秦始皇統一華夏后,為了表示其地位之崇高xx,因此將“皇”與“帝”組合發明了“皇帝”這一稱號。
在歷史上,不同時期對“三皇五帝”有不同定義。甚至“三皇”有五說或八說,“五帝”有五說或六說,但究竟“三皇”和“五帝”具體是指誰,向來多有爭議。現在所說的“三皇五帝”,已與神話傳說不同,是指最接近中國夏朝之前的上古帝王。基本上,普遍較認可的一個說法是,“三皇”應為遠古時期的三個帝王,即燧人氏、伏羲氏、神農氏;而“五帝”,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帝,即東方太昊、南方炎帝、西方少昊、北方顓頊、中央黃帝。
然而,“三皇五帝”之說,應該是后人對遠古時期帝王朝代的概括,而非全指,應是華夏文明對祖先的尊崇與追憶。
【三教九流】 泛指古代中國的宗教與各種學術流派,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。也泛指社會上各種行業、各色人物。在古代白話小說中,往往含有貶意。所謂“三教”,簡單來說就是:儒教、道教、佛教。但“九流”比較復雜,可細分為上九流、中九流和下九流,卻又說法不一。其中一個說法是,九流為儒家、道家、陰陽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縱橫家、雜家、農家。
【三十六行】 據史料記載,自唐xx始就有“三十六行”,分別是指:肉肆、宮粉、成衣、玉石、珠寶、絲綢、麻、首飾、紙、海味、鮮魚、文房用具、茶、竹木、酒米、鐵器、顧繡、針線、湯店、藥肆、扎作、仵作、巫、驛傳、陶土、棺木、皮革、故舊、醬料、柴、網罟、花紗、雜耍、彩興、鼓樂和花果。后來,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,行業也逐漸增多,便有了“七十二行”和“一百二十行”及“三百六十行”之說。但這些數字并非實指,是含有天下全部行業之意。
【三牲四果】 古代祭祀用的供品。“三牲”有大小之分,大“三牲”指羊頭、豬頭和牛頭,小“三牲”是指雞頭、鴨頭和兔頭。另有一說法,大“三牲”為豬、牛、羊;小“三牲”指雞、鴨、魚。但后來也稱雞、魚、豬為“三牲”。此外,也指夏、商、周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。“四果”無固定,泛指柑橘、蘋果、香瓜、葡萄等。